“医生,尿毒清我吃了三个月,肌酐纹丝不动,这药是不是没用?”
“医生,听说吃包醛氧淀粉肌酐降得快,我能换药试试吗?”
昨天还有一位患者留言问,降肌酐,尿酸,尿素氮的好用的药有哪些?
关于降肌酐用药方面类似的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门。
肌酐是身体产生的一类毒素,之所以升高无非两点原因,一是生成的多了,二是排不出去了。两种原因同时存在时肌酐就会越来越高。所以要解决肌酐高的问题还需要从源头去纠正,避免太多肌酐产生,同时还要保护好排出肌酐等毒素的“命门”——肾功能,维持正常的排毒水平,避免尿毒症的发生。
因此能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药物就算得上是降肌酐的“好药”!
但就一部分降肌酐药来说,有很多人是打着有降肌酐的作用,一直在使用,可抱着希望用完以后发现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就比较郁闷!
我们今天就来盘点下,目前用于降肌酐到底哪些药是“真心实意的卖力气”在排毒?哪些是“说的比唱的好听”,其实不是那么回事?
第一类:肠道吸附剂——肾脏排毒的“临时工”
这类药物大家都不陌生,基本上凡是肌酐升高的患者都用过这类药。说几个代表药物,比如药用炭片、析清(包醛氧淀粉)、海昆肾喜胶囊等等。每个人至少用过2种。
它们排毒的原理是通过吸附肠道内的肌酐等毒素,阻止肠道对毒素的重吸收,来通过大便把部分毒素排出体外。所以很显然此类药物对改善肾脏排毒没什么太大作用,是奔着肠道来的,无法修复肾实质损伤,也就意味着停药后肌酐数值容易反弹。可以作为辅助药物通过清理肠道毒素来减轻肾脏排毒压力,但恢复肾功能指望不上它。
所以要稳定肌酐值,不能只用这类药物,而且长期使用还有便秘,营养不良的副作用。
第二类:中成药排毒剂——带刺的“双刃剑”
这类药大家也非常熟悉,典型的代表药物就是尿毒清颗粒、肾衰宁片等。
这两类药物的争议也是比较大的,有些患者服用用了这些药以后觉得有用,有些人却觉得无用,反而肌酐还升高了,这到底是咋回事?
看完核心成分你可能就明白了,主要包括:大黄(含蒽醌类泻剂)、黄芪、丹参等中药,通过刺激肠蠕动加速毒素排泄,同时黄芪改善肾脏微循环。和第一类药有着相似的作用,只不过是中成药的形式存在。
这两类药并非完全没有,不然医生就不会开了。作用有只不过针对肌酐在300以下的人相对有用,超过300基本上聊胜于无,且停药后容易反复。最让人诟病的就是肌酐下降的持久性差,使用后可以短期内让肌酐下降10-30%,但长期维持难度大,且过度依赖,药物性结肠黑变病风险较高。无法根本上提升肾小球滤过率,修复受损肾功能,因此降肌酐的作用也都是“暂时”的!
第三类:利尿剂——特定人群的“救急兵”
肾病治疗也离不开这一类药物,尤其是有蛋白尿,水肿的患者,此外,降肌酐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典型的主要包括 呋塞米、托拉塞米等,主要是通过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形成尿液,减轻肾内压,有一定保护肾细胞的作用。主要针对急性肾损伤患者,出现短暂性肌酐升高伴水肿的情况。通过增加尿量这个排毒通道,带走肌酐,但对慢性肾衰患者效果有限。
如果你的肾小球滤过率
第四类:复方α-酮酸——护肾的“营养师”
这类的药物的核心成分包括4种酮氨基酸钙+1种羟氨基酸钙+5种氨基酸,它不是直接降肌酐,而是配合低蛋白饮食,减少蛋白质代谢的废物,主要是氮质化合物,减轻肾脏负担。所以有利于降低尿素氮,减少含氮代谢废物60%以上,但降肌酐作用一般。
副作用是可能高钙血症,尤其同时补钙或维生素D时,会食欲差、恶心、多尿。
所以如果用此类药物需要配合低蛋白饮食,同时避免过量补充可能引发高钙血症,需定期监测血钙水平。
第五类:修复主力军——真正的“肾脏修理工”
RAS抑制剂降压护肾双子星
普利类如培哚普利等,可以扩张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压,阻断肾小球硬化,延缓肾衰竭进程。另一个兄弟沙坦类(氯沙坦等),作用机制类似,咳嗽副作用更少。
这两类要是实打实的可以通过改善肾功能,辅助降低肌酐。
但有一个被人诟病是服用后可能会先升肌酐再降低肌酐,这与药物作用机制相关,但升高肌酐并不伴有对肾功能的损伤,主要是一过性的原因,在你的身体度过早期的适应期后,护肾作用开始显现,肌酐开始持续下降。
因此一般肌酐升高不超过原有的30%,可以不听药,当然需要排除到底是肾功能实质性损伤导致的肌酐高还是吃药导致的,很多人患者不弄清这一点,直接停药,反而对肾脏造成更大的损伤。非常不建议自己停药!
使用要点: 肌酐
2. 列净类革命性药物
代表药物包括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之所以说是革命性的药物,是因为它的价值确实超过了沙坦类药物,不仅可以用于糖尿病肾病,其他类型肾病同样可以用,包括iga肾病,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等等。
除了典型的降尿蛋白作用,研究显示可以降低终末期肾病风险达39%,保护残存肾功能效果获国际认证。而肾功能改善是降低肌酐最关键的一环,尿毒症风险自然下降。
目前适用人群是肾小球滤过率在20ml/min以上的人,低于20的情况目前还在实验中,主要是考虑到安全性问题,相信不久将来也可以实现。
3. 中医综合内外兼治疗法
中医药的特点在于再证,长期调理,每个人的证型不一样,给药方案和途径不一样。相比于西药来说,更具个性化治疗优势,虽然显效慢但更有效。
给药方案决定了最终的降肌酐效果,比如对于有水肿,血压高的肌酐高患者,适合足浴,督灸给药方案,但不适合药浴。而肝功能不好的患者则适合药浴加外敷等方案。
这样更具有针对性,积极去改善肾脏微循环,修复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同时,解决了其他并发症问题,保护肾功能更彻底,维持时间就更久。
所以要检验你的降肌酐药是好还是不好,并非是在药物本身,而是你用了以后的反应。
如果用药后能做到:一、停药后肌酐不反弹,保持稳定时间久;二、肾小球滤过率至少提升了10%,不再持续下降;三、身体状态得到改善,没有越来越多并发症出现。那说明这个就是“好药”,记住一句话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去年接诊的李先生就是典型的情况,吃尿毒清海坤肾细胞三个月,肌酐从320μmol/L降至240μmol/L,结果停药一周飙升至356μmol/L。这种药物依赖型肌酐下降恰恰掩盖了肾功能持续恶化的事实。后续过来调理采取了联合降压中医药系统调理,护肾活血化瘀后,1个月的时间肌酐最终稳定在了140μmol/L左右。
淘配网配资-天臣配资-中国股票配资网股票配资-太原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